undefined

 

自從讀過岡田尊司的《依戀障礙》,認識到安全型、逃避型、焦慮型、矛盾型依戀之間的發展與區別,原本存在我心裡,許多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感情命題,都在這樣的拆分和說明中得到了紓解。

於是我對這個主題開始有了興趣,當另外一本《大腦依戀障礙》出現,拋出了這個題目:「為何我們總是用錯的方法,愛著對的人?」的時候,我想知道對於童年已發展完畢成形的人格,我們是否可以藉由努力得到解脫。可是,書名雖然問出了這個艱難的問題,卻沒有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。

這麼老舊的觀念,有點驚訝這竟然是近十年內的書,因為我不喜歡。

這本書從頭到尾強調一個概念——「伴侶圈圈」:在關係中,應視自己和伴侶兩人為一個系統,內部不分你我,對外排他而獨立。

我同意作者主張在關係中應該要為彼此著想,即當我們進入一段彼此承諾的感情中,有時必須為了對方的利益和感受而做出妥協,以維持「伴侶圈圈」最大的共同好處,但那並不代表要犧牲自我的存在。甚至可以說,有時候無法做到長期妥協的原因,就是因為妥協後,其中一方便永遠都是妥協的一方。

相對權力不對等,終究會造成關係的失衡。表面上其中一方感到如魚得水、事事都有人配合,其代價是另外一方無法宣洩的壓力,像煤渣一樣堆積在胸口的底層。

在單方面壓抑和犧牲的狀態中,任何關係都不可能會健康。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無私的做到將他人感受置於自己的感受之上,所以不分你我在感情中是一項不切實際的要求。若隱私的範圍擴張到自我以外,當一個人對於自我與他人之間的界線無法分辨,則無法成就完整的自己,當然更無法與其他人成就一段持久的感情。

作者舉了很多例子,描述各種夫妻相處的衝突。一個妻子要出席一個工作上重要的公關場合,希望丈夫陪同,但不喜社交的丈夫覺得會不自在,也不想被晾在一邊,該怎麼解決?書上是這樣說的。

•    結果一:妻子要求丈夫去,丈夫還是勉為其難的去了,但妻子心裡隱隱覺得不安。

•    結果二:妻子告訴丈夫說可以不用去,丈夫就真的不去了,但心裡隱隱覺得不安。

•    結果三:妻子跟丈夫說,這個聚會對我的事業來說真的很重要,希望你還是陪我去,如果你想走,那我就陪你你先離開。丈夫說,沒關係,我知道這對你很重要,那下星期你陪我去看我想看的電影,妻子高興的說好。皆大歡喜的結局。

試問看這本書到底可以幹嘛?如果妻子可以體諒丈夫,就不會走到結果一;如果丈夫可以體諒妻子,就不會走到結果二;如果兩個人都能體諒對方,那根本不用人教,就會自己走到結果三。我們真正想問的情境是:如果丈夫跟妻子說,因為我不想去,所以我也不准你去了,這時候要怎麼辦?如果妻子妥協不去了,事業上受到影響,事後來埋怨丈夫的阻撓,這時候要怎麼辦?如果下次又有聚會,上次妥協的一方跳出來舊帳重提,上次我已經陪你去了,或是上次已經讓你不去了,這時候要怎麼辦?

那個有心想要改善關係,所以才拿起書本的人,根本沒有辦法從這本書裡得到任何的幫助。這本書沒有教我們,該如何分辨自己現在痛苦的狀態,究竟是因為自己不夠體貼,還是已經受到太多不公平的對待;這本書也沒有教我們,該如何在壓力中舒緩自我檢討的寂寞,該如何解決只有自己想解決問題的問題,該如何與無法溝通的人溝通;這本書也沒有教我們,當你已經盡力站在自己的對立面,站在對方的身邊,而這份用心,卻沒有被感激、被照顧的時候,該如何安慰這個無助的自己,跟他/她說,你已經很努力了——反而回過頭來指責想解決問題的人,一定因為你不夠體諒,不夠包容,沒有用對「方法」,將對方納入自己的「圈圈」,考慮屬於兩人更長遠的解答,所以問題才沒有解決——即使問題根本就不出在你身上。

最後,回到副標題的問題:「為何我們總是用錯的方法,愛著對的人?」想到作者在自序中寫到的個人經歷,更覺得十分荒唐:因為一段離婚收場的失敗感情,苦心孤詣的思索相處之道,他才能將所學應用在現在幸福的婚姻當中——我就只想問一句:啊所以你不就換人了嗎?

我還是很推薦岡田尊司的《依戀障礙》,它可以說是 2018 年影響我最深的書之一。但這本標題與之類似、我原本誤以為會從生理上更深入探討依附理論的《大腦依戀障礙》,就好像有點內容與封面不符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遙路草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